作為中國國畫大師關山月的故居,江城區埠場鎮那蓬村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。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,該村將以關山月IP為驅動,打造山月故里藝術原鄉建設項目,通過藝術研學、特色餐飲、農事體驗和文創開發等多業態融合,塑造鮮明的“藝術原鄉”品牌形象。
8月22日,記者走進那蓬村,藝術氣息撲面而來。只見青磚黛瓦的院落沿村道錯落排布,藝術墻繪點綴其間,嶄新的指路牌清晰指引方向,幾位游客正舉著相機,將傳統民居與藝術壁畫同框定格。
“近幾年,村里的路變寬了、環境變美了,現在要打造‘山月故里藝術原鄉’,村民的日子更有盼頭了!”果園自然村的老榕樹下,那蓬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關象飛指著身旁的項目介紹展板,向記者細數村落的發展藍圖。展板上,“丹青故里·山月長明”的核心主題異常醒目,規劃圖中的丹青旅拍、山岳家宴、時代丹心藝術體驗中心等業態布局清晰,不時有村民和游客駐足觀看。
據了解,“山月故里藝術原鄉”建設項目緊扣“吃住行娛購”全文旅鏈條,規劃了四大主題板塊。項目創新采用“藝術振興鄉村+鄉村振興學院”雙輪驅動模式,突破傳統“故居打卡”的單一業態,讓大師藝術精神真正融入村落肌理。
“我們不想只做簡單的‘故居打卡地’,而是要讓游客來了能看、能學、能住、能體驗。”關象飛介紹,項目分兩期推進,其中一期主要對村莊整體環境進行優化提升,重點打造春睡茶寮、丹青旅拍、榕蔭書舍等網紅打卡地;二期則聚焦產業深度發展,計劃新建關山月藝術體驗中心,設置大師課堂、數字版權展示、藝術品拍賣等復合功能,同時活化村內閑置民居打造國畫主題民宿集群。“山月家宴”則主打嶺南特色菜品,讓游客在飲食住宿中感受藝術熏陶。項目還將引入專業運營團隊,開發多元化文創產品,讓游客能把“山月藝術”帶回家。
目前,那蓬村正緊抓“百千萬工程”實施機遇,積極推進農房外立面升級改造、景觀提升等基礎建設,為山月故里藝術原鄉項目全面啟動做好前期準備。同時,項目團隊已開展多輪實地勘探、調研和方案優化,確保項目高效精準落地。
“希望通過項目建設,讓那蓬村從大師故居升級為藝術原鄉品牌。”埠場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,預計項目首期建成后,每年可吸引研學、藝術體驗、文藝創作等群體約20萬人次,帶動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元。接下來,將圍繞“打造陽江文化振興的辨識度,樹立藝術賦能鄉村的新高度”的定位,全力推動項目落地見效,讓“文化體驗”向“產業增收”轉化,實現以藝術賦能鄉村,以產業帶動振興。
關于我們
|
網站幫助
|
網站地圖
|
隱私申明
|
主辦單位: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: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:4417000019 備案序號:粵ICP備16010311號-3 網站報障:0662-3367662
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