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-国产精品永久免费-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-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

智能問答| 無障礙 | 移動版 | 繁體版

陽西縣:央企投資2億元助力陽西“百千萬工程”
央地攜手塑新貌 繪就民生好景致
來源:陽江新聞網 作者:陳思捷 曾憲雯 時間:2025-08-25 09:21 【字體: 】 瀏覽量:-

  時值8月,穿行于陽西城鄉之間,處處能感受到“百千萬工程”的澎湃脈動。程村鎮的生態公園里,老人迎著晨光悠然打著太極,孩童在游樂區奔跑嬉戲;織篢鎮的濱河綠道上,居民三三兩兩沿著河岸散步;儒洞鎮的城市客廳內,特色農產品吸引不少游客駐足……這些生動場景的背后,是央企與地方攜手推進美麗圩鎮建設的扎實實踐。

  作為參與陽西“百千萬工程”的重要力量,中交四航局投入2億元,支持織篢、程村、儒洞、溪頭四鎮,系統推進22個“七個一”項目建設。從生態公園到圩鎮客廳,從河道整治到橋梁新建,一個個民生工程落地生根,不僅刷新了城鄉“顏值”,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,為陽西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
  從“痛點”到“亮點”,圩鎮煥發新活力

  “以前這里荒草叢生,如今變成了公園,傍晚來這里散步,心情好得很。”家住程村鎮蓮花村的官先生指著眼前的綠美生態公園,臉上洋溢著笑容。沿著嶄新步道拾級而上,修葺一新的休閑涼亭、親水棧道、健身區以及兒童游樂設施一應俱全,800米環山綠道掩映在綠意之中。這片曾經的閑置荒地,如今成了村民最愛的休閑去處。

  距公園不遠處的東升大道示范主街,同樣經歷了一場“顏值逆襲”。改造前,這里的建筑外立面陳舊斑駁,電線像“蜘蛛網”一樣纏繞在空中。如今,灰瓦白墻的嶺南風格建筑錯落有致,瀝青路面平整寬敞,“程村蠔”等主題彩繪生動鮮活,“中國蠔鄉”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。 

  新近啟用的“蠔情館”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參觀。門前路面劃設了彩虹標線,黨建文化廣場設施齊全,河道清澈見底,岸邊新植的花草生機勃勃。“讓人眼前一亮!整體提升非常有檔次,尤其是程村蠔的文化特色更加突出了!”從潮汕遠嫁而來的王女士對圩鎮的變化贊不絕口。

  程村鎮的美麗蛻變,是央地合作的有力見證。近年來,陽西縣以典型鎮村培育、美麗圩鎮建設為抓手,積極對接央企資源,探索“公益+市場化”合作新模式,打造出一批央地協同示范項目。截至目前,中交四航局以高標準完成22個“七個一”項目中的90%,總投資約2億元,有效激發了圩鎮發展新活力。

  從“規劃圖”到“實景畫”,留住鄉愁筑根基

  “項目建設不是‘推倒重來’,而是要彰顯特色、延續文脈。”中交四航局有關負責人道出了這批項目的建設理念。規劃初期,設計團隊深入各鎮開展實地調研,廣泛聽取村民意見,并組織景觀、道路、建筑等多個專業團隊駐場設計,確保方案契合地方實際。

  在央地合作框架下,陽西四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,走出差異化發展路徑:程村鎮圍繞“中國蠔鄉”定位,將蠔產業、紅樹林生態與圩鎮建設深度融合,蠔殼墻等設計既體現環保理念,又彰顯地方文化;儒洞鎮以“荔紅稻香、紅色儒洞”為主線,注重鄉村風貌保護與紅色文化傳承;溪頭鎮依托濱海資源,打造碧道、公園等生態景觀,提升濱海小鎮魅力;織鎮作為縣城中心鎮,則著力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。

  “一鎮一策”的發展模式,不僅保留了各鎮的特色風貌,更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。當地干部表示,與央企合作,能夠帶來更專業的視角和更科學的規劃方法,對鄉鎮長遠發展意義重大。

  科技賦能進一步提升了規劃建設的精準性。在儒洞鎮項目改造中,設計團隊運用大數據技術研判產業和城市發展方向,為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提供依據。在儒洞鎮的圩鎮會客廳建筑效果圖中,首次嘗試引入人工智能輔助規劃設計工作,大幅縮短設計周期,預留了更多的時間廣泛征求意見,使得決策過程更加高效和精準。

  從“一時美”到“長久興”,激活鄉村新動能

  美麗圩鎮建設,核心在于惠民生,關鍵在可持續發展。在央地合作的推動下,陽西各鎮的民生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,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。

  織河綜合治理項目現場,清淤疏浚、岸坡修整、生態修復同步推進。項目團隊在濱河綠地增種各類水生植物,在河岸花帶巧妙嵌入燈飾,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的織河風光帶。“以前河道淤積,雨季容易內澇;經過系統整治,水變清了,岸變美了,成了休閑好地方。”附近居民陳伯感慨道。

  程村鎮紅光村擁有1.5萬畝紅樹林,連片面積近7000畝,是粵西地區除湛江外最大的天然紅樹林區,也是程村蠔、魚蝦蟹和白鷺等珍稀生物的重要棲息地。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,紅光村已成為陽西的熱門旅游打卡點。中交四航局以項目建設為契機,積極參與紅光村河道整治和沿海環境提升,助力紅樹林生態修復、海岸防護能力增強和養殖業高質量發展,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。

  隨著“百千萬工程”的深入推進,陽西縣正按照“1+3+2+2”的城鎮發展格局,加快建設典型鎮和美麗圩鎮示范樣板。在這一場城鄉風貌蝶變中,央地合作展現出強大生命力——央企的專業優勢與地方的特色資源有機結合,政府規劃引導與群眾實際需求有效對接,基礎設施“硬支撐”與人文特色“軟實力”相得益彰。

  “我們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,積極投身到當地建設中來,推進鎮區幼兒園建設、農貿市場改造、交通設施完善等民生項目,以實際行動改善鎮村人居環境、提升鄉村整體風貌。”中交四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將圍繞轄區基礎設施建設、環境整治與美化、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等方面不斷發力,提升鎮村風貌和居民生產生活條件。

  如今,行走在陽西各鎮的街頭巷尾,目之所及是環境的變化,心之所感是生活的改善。這場央地攜手、惠及民生的生動實踐,正在為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。


相關文件:


文檔附件:

關于我們 | 網站幫助 | 網站地圖 | 隱私申明 |

主辦單位: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
管理維護: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

網站標識碼:4417000019 備案序號:粵ICP備16010311號-3

網站報障:0662-3367662  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